1月27日美联储FOMC会议显示将很快加息,市场预计3月确定加息,美国货币政策进入了快加息的节奏。现在市场谈得比较多的因素是通胀,实际上其加息还有政治上的因素,拜登政府也希望加息使得经济和通胀软着陆,以便在中期选举中争取更多的受通胀影响较大的中老年群体;美联储换届对货币政策的转向也有较大影响。
从政治上看,一般从历史上看,选举年美国政府对于货币政策都希望以宽松为主,这一次却明显不同。今年将要举行美国中期选举,美国选举投票一般以老年人为主,而这部分人群对于通胀的敏感性更强,这一次较为罕见的是美国政府对货币政策提出要求,需要美联储实施加息抑制通胀,政府也希望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实现经济软着陆。
从美联储理事换届看,同样对货币政策产生作用,政策更加偏鹰。美联储的理事任期是14年,主席只有四年,鲍威尔态度在今年确认连任后发生大的转变,在不会考虑第三次次连任的情况下,为了自己的声誉,他希望加快货币政策正常化,包括脱离零利率以及在未来两三年完成缩表。从历史上看,欧央行、美联储、日本的三次缩表都失败了,此次能否成功还是个未知数,但起码短期内政策转鹰是大概率事件。
目前美联储两个副主席也将更换人选。副主席布雷纳德,虽然是民主党人,但是不像市场想象的那么鸽派,她认为需要控制通胀。另一位新任副主席拉斯金对华尔街将更为严格。他法律出身,曾任奥巴马政府时期的财政部副部长,曾任美联储理事,后续很有可能直接担任美联储主席或财政部部长。因此拉斯金对于监管更为强势和严格,预计三四月份会出台很多新的监管政策。前一任负责监管的副主席是基金经理出身,对华尔街更为友好。今年以来美股处于货币政策收紧的担忧,调整明显,纳斯达克20%的股票跌幅在50%左右。
此外美联储还有新任命的两个理事,丽萨和杰弗森,均为劳动经济学家,俩人将都致力于帮助减少财富分化、贫富差距。前期货币政策过于宽松导致美国贫富差距扩大,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利于解决收入差距。因此美联储换届完成之后,理事向鹰转向的概率较大,未来的货币政策会以收紧为主。
从通胀上,美国通胀持续走高,通胀的驱动因素从去年的供给短缺需求扩张向工资成本上升转移,风险较大。去年主要是供应瓶颈以及需求快速上行导致高通胀。去年政府财政刺激力度巨大,联邦赤字率高达18%,前年在14%左右。但今年美国通胀发生了变化,目前工资成本上升较大,或许会造成工资-通胀的螺旋式上升,可能使得通胀发生失控,货币政策不得不进行收紧压制通胀。
目前美国劳动力市场也非常紧张。美国自然失业率是在4%-4.5%之间,目前美国失业率是3.9%,实际上已经低于自然失业率。如果雇主想要招人必须开出比均价更高的工资,目前美国正面临雇工困难,招不到人的情况,不论是从低收入的餐馆打工人还是高科技企业及金融企业等,美国每个月的辞职率在5%左右,也是美国有史以来辞职率最高的几个月。劳动力市场紧张可能会导致后续通胀担忧更大,今年通胀的结构以及模式和去年相比,出现较大的变化。
我们总体判断,短期内加息节奏比较快,3月加息比较确定,大概率加25bp,但中长期内美联储需要平衡货币政策收紧与经济衰退。由于美国经济未来或面临衰退,经济本身的内生性有下滑的可能性。今年财政、货币政策双紧,因此美国今年需要在经济和加息之间寻找平衡。预计上半年加息次数在2次,下半年加息预期或有所修正,关于缩表,可能要等到下半年。
0
推荐